「什麼是綠光計畫?」近來,許多荒野夥伴關切地詢問。
綠光計畫的緣起
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梁吳桂蘭女士,關心九十三年八月份新竹後山艾莉颱風的災後復健工作,特捐贈一百萬元,由荒野保護協會針對新竹縣風災過後新生計畫進行研究。荒野保護協會對此計畫簡稱為:「綠光計畫」,因為綠色代表大自然和健康、和平,也是荒野保護協會代表顏色,希望原鄉的災後復健能夠在兼顧自然生態和居民生存的條件下進行。
綠光計畫的誕生
本計畫由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承辦,預計進行五年期(94年4月1日至99年3月31日),在運用現有資源的前題下,進行自然生態推廣教育、觀察及輔導,以協助新竹縣後山的原住民朋友在生態觀念下重建家園,並期許原住民能發展家鄉生態特色,推廣正確的生態旅遊,使原住民朋友能在重建家園中找到生態與生存並行之路。
綠光計畫的時程
此次風災受創嚴重的尖石鄉與五峰鄉因幅員廣闊,且聚落運作方式不同(尖石鄉以教會及學校為人文運作中心;五峰鄉則以產銷班學員為活動意見中心),而環境教育及生態重建觀念卻需原住民同胞能實際參與為首一要件,故計劃中「人」的感情及互信經營格外重要,為取得原住民朋友信任並凝聚共識,使計畫產生正面最大效果。因計畫無法立竿見影見到成效,故預計以五年時間執行,初期為觀察生態和人物專訪時期,希望了解原鄉的生態狀況和可動用人脈,中期為生態教育執行時期,以當地特色選定具有生態特色的定點作為長期經營的目標,末期為收穫期,實際將生態活動交由原住民朋友自行推動、執行。
本計劃擬分三方面進行:
一、 人物專訪:
目前從事原住民生態工作的有心人士很多,為了汲取經驗,進一步了解從事原住民生態教育可能產生的內容和困難、實行的效果,務期使本計劃務實與執行,不至於與其他人士相關計畫重疊,讓計劃能運用於真正需要支原鄉。
積極參與相關慶典活動,深入了解原住民人文特色及民族特色,此計畫設計可增加與原鄉居民互相了解機會,產生深厚的情誼,使原鄉居民瞭解本計劃執行之善意,增加雙方溝通機會。
二、 生態教育:
由推廣生態教育使原鄉居民由教導一般民眾認識山地生態環境,了解山地生態環境到愛惜自己的生活環境,使不適當人為開發減少,減少人為破壞,保持原鄉的生態環境;為落實在尖石、五峰地區實施生態教育,擬以三種方式進行:
1. 生態觀察:由當地人引領,進行自然生態綜合調查,包含當地人文發展、四季變化和自然生態特色等,並將調查之內容以圖文建檔,必要時匯入荒野網站,使外地人也可以藉由網站窗口了解當地特色。觀察活動與計劃執行成功與否息息相關,經費多寡也影響著進行觀察之深度、廣度,若深度、廣度均足夠則後續進行之生態教育也能務實、落實。
2. 推廣生態旅遊:選擇原鄉具人文與生態特色之路線成為觀察定點,規劃原住民解說員訓練課程,使原住民朋友瞭解解說技巧,善用本鄉本土特色,推廣山地生態旅遊活動。
3. 親子生態教育:導入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組織─炫蜂團運作模式,以親子共同活動方式進行生態教育活動,由荒野保護協會提供導引員人力,部落提供食宿進行,使生態教育能夠由兒童教育做起,並進行平地與山地炫蜂團活動交流,使原鄉的兒童有更明確的生態基礎教育,更藉由炫蜂團親子活動以帶動原鄉父母更注重生態與環境。
三、 設置經常性假日工作營(Working Holiday):由本會廣徵義工人力,部落提供重建材料與食宿,協助原住民重建家園。
走入部落之前
綠光計畫執行小組初接任務時,即拜訪新竹荒野元老廖賢德-泰雅文化資深工作者,他以豐富的圖文資料和閱歷,為我們詳細解說五峰、尖石等部落的風土民情。藉由此次的訪談,他也提供我們以下寶貴的意見。
1泰雅文化觀察: 泰雅族為平權社會結構,部落聚會商議要事時,任何人都有權發表意見,有能力者自然成為社群中的意見領袖,但也常難有定論。
2與原住民相處之道:
*以平權、尊重為出發點,以共同生活為基礎,建立同理心有助於彼此的溝通。
*以長期經營的觀念,細水長流的心態來進行部落文化的深耕。
*若需拍照記錄,事前要徵求部落人員同意,不可貿然行事。
*上山訪問要知所進退,不要因訪談而妨礙原住民原有生活步調和工作,並應自備餐點、交通、衣著輕便。
*多上山訪視,瞭解部落的環境特色、風土民情;多觀摩其他部落的合作模式,但需注意每一個部落的合作模式和特性不盡相同。
3與部落的合作方向:
*可協助部落製作導覽手冊
*可協助部落培訓自然生態解說員
*可參與部落簡易農事體驗
目前綠光小組與玉峰部落的馬里克灣河川保育協會合作,初步工作為部落的母親河-老鷹溪動植物生態調查,希望建立自然生態的基礎資料,一方面培養默契,另一方面訓練義工,同時為爾後的解說員訓練或生態導覽鋪路。除此之外,對部落附近古道進行探勘,於自然生態中加入人文元素,發揮屬於泰雅原住民的特色。每月一次的例行上山探望與調查活動,也歡
- Jun 01 Thu 2006 21:33
走入原鄉 綠光計畫的緣起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